2021年,红谷滩区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人社局、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重点任务,打基础、保稳定、保运转、创亮点,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围绕目标任务,做到攻坚克难稳就业,凝神聚力惠民生,兢兢业业聚人才,一心一意促和谐,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聚焦重点,全力抓好稳就业工作。今年以来,我局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等方面入手,全方位落实援企稳岗和就业创业政策,打通公共就业服务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搭好就业平台。1-11月,共举办11场线下和3场线上招聘活动,组织了上千家企业参加招聘会。积极对接南昌市人才网,累计为辖区1232家企业免费发布招聘岗位22668个。同时深入推进“百场校招”工作。10月-11月,我局在南昌工学院、上饶师范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开展专项招聘会,组织企业44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7个,吸引求职大学生18000余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507余人;因疫情原因,“百场校招”转移到线上在南昌人才网等平台开展“直播带岗”和“视频招聘”等形式线上招聘共计28场,以7天为一个招聘周期,延长了招聘时间,强化了招聘效果。二是做好创业帮扶。为辖区内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截至10月底,联合合作银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34万元,累计贴息226.36 万元,扶持了创业企业142家,直接扶持创业人员196人,直接带动就业人员1030人。三是打响特色品牌。大力挖掘和帮扶一批就创基地,目前颇具规模或特色亮点的基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味粽创业孵化基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美翻培训学校,女性创业孵化基地—筑享天使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汉昀孵化基地。
(二)增量扩面,织密扎牢社保安全网。充分发挥社保政策的托底功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一是民生工程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二是企业社保经办业务正式启动。因行政区划调整,我区自2021年开始经办辖区内企业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截至10月,累计新增参保企业1300余家,新增参保人数7000余人,月均新增参保企业达到156家,月均新增参保520人。三是湾里区转隶人员社保快速接续。原湾里区296名退休人员及365名在职人员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关系转移接续至我区,做实在职人员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职业年金单位挂账资金1524.76万元,开展了在职人员2021年度缴费基数调整工作,切实维护了转隶人员权益。
(三)深化改革,提升人事人才工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人事人才相关政策,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顺利完成全区事业单位人员公开选调。今年5月,启动面向全省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1名,9月已基本到岗。二是继续加快高层次人才认定及引进。截至11月,我区现有高层次人才31人,A类人才1人,B类人才4人,C类人才8人,D类人才18人。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另1人正在申报中)。三是贴心做好人才平台服务与建设。对接服务留学生创业园(简称留创园)、博士科研中心(工作站)、VR基地等人才高地园区,为企业提供法律、税务、项目申报等多项服务,在资金、人才、职称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四是严格落实职称评审政策。做好高、中、初级职称申报材料的审核推荐工作。1-11月,认定初级职称466人,办理教师聘任手续514人,其中聘任初级职称366人,聘任中级职称98人,聘任高级职称50人,并落实了相关待遇。
(四)防治结合,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逐步完善劳动监察执法机制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劳动监察执法能力水平。一是仲裁机构“从无到有”。争取设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现从“四无”(无机构、无编制、无场地、无人员)到“四有”,已安排6名人员在市劳动仲裁员培训,并选派2人员参加省级培训班,已在方大中心选址,定于2022年1月1号开始我区承接劳动仲裁工作,将按照省五星级仲裁院标准进行筹备、装修。二是欠薪投诉“从多变少”。依托区级农民工工资议事协调小组,开展农民工工资集中清欠等活动。1-11月全区欠薪投诉共计358件,为5732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金额1.04亿元;共受理欠薪信访件3447件,已办结3279件,办结率为95.12%;其中矛盾调处受理23件,根治欠薪平台受理710件,“互联网+调解”平台累计受理148件,处理劳动争议调解案件25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5%;劳动监察立案4件,结案率100%。12345热线累计受理2444件,江西省信访平台累计受理122件。三是执法效能“从低到高”。1-11月,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50余户次,涉及职工1.12万人;督促61家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716人次,补缴社会保险630人;指导用人单位建立规章制度31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专项检查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250余户次,涉及职工3386人。
(五)优化服务,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加强人社服务能力建设,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督查整改见底见效。围绕国务院大督查反馈问题,坚持分类梳理整改,建立整改事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二是营商环境水平持续提升。以方便群众为目标,加强便民服务建设,增加“不见面审批”服务项目,有效缩短群众办事时间。三是工作管理机制规范合理。不断完善财务、会议等内部管理制度和信访、安全生产、请示报告等工作机制,严格工作行为规范、业务经办规范、服务场所规范和服务监督规范建设,持续推进窗口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向纵深拓展。
二、2022年工作计划
根据区党代会和区级“两会”精神,立足人社主责主业,我局正在创建“就业品牌工程、社保暖心工程、人才头雁工程、民心和谐工程、行风强基工程”五大工程,为我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一)实施品牌工程,让就业创业“活”起来
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做好重点群体就业。通过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指导力度,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建立红谷滩企业人员招聘绿色快捷通道等方式,为红谷滩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树牢“以创带就”理念。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降低就业门槛,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三是打造就创品牌。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和“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等样板建设,建立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推动就业工作与人才政策同部署、相融合,走出我区特有的就业创业新路子。
(二)实施暖心工程,让社保服务“优”起来
着力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夯实服务理念。切实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全面调研全区社保办理基本情况,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业务。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推出一批“智能秒办”的服务事项,并持续开展人社政策及法律法规进社区宣传活动。三是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定时梳理业务风险点,形成风险清单和应对预案。同时,加强稽核队伍建设,实现流程和环节全程监督,确保业务经办环节规范合规。
(三)实施头雁工程,让人才队伍“强”起来
以中央人才工作会为契机,乘势而上接好“接力棒”、开好“顶风船”,全力推进三个发展: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补充工作,完善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管理机制,实现资源优化,人尽其用。二是推进职称改革。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及评审效率,保时保质完成初级职称认定,中、高级职称评审,确保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满足全区人才发展及企业发展需求。三是促进行业发展。探索建立区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拟定适合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摸排我区实际人才结构,建立人才成长跟踪联系机制等,大力支持各大平台企业引育科技人才,不断提升我区人才软实力。
(四)实施和谐工程,把各方力量“聚”起来
打好三个基础:一是筑牢服务基础。创建五星级劳动仲裁院,高标准打造劳动仲裁队伍,以劳动仲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为目标,着力提升劳动仲裁服务品质,维护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完善监管基础。加快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覆盖,将监管力量延伸到村(社区),推动监管模式由被动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强化调解仲裁与信访、诉讼紧密衔接,改变以往“重调解轻执法”的工作方式。三是夯实法律基础。加强劳动监察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持续加大普法宣传,一方面,将执法工作前移,针对房地产领域直接进到工地为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进一步公开疑难案件处理示例,减少恶意讨薪事件,努力当好我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和稳压器。
(五)实施强基工程,使行风建设“硬”起来
铸牢三个层面: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推进人社系统行风建设要求,不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日常党纪、党风、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防线。二是深入开展模范窗口创建和党员服务承诺活动、人社“快办行动”等,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抓学习、强素质、长本领的内在动力。三是准确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紧盯住权力运行、资金管理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坚决把行风建设抓出成效,抓出实效,为群众提供有温度、有温情的人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