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为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监管质效,防范基金管理风险,红谷滩区医疗保障局创新监管模式,从注重事后处置向强化事前管控转变,践行信用监管、督导自查自纠、落实政策培训、加强劝导警示,以柔性执法方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促进医药机构规范诊疗,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一是推广医保信用承诺制,推进医保信用体系建设。以强化信用约束为着力点,进一步规范我区定点医药机构的医保服务行为。2024年2月,组织红谷滩区内272家定点医药机构共440名医师(技师)、药师、护士签订“医疗保障信用承诺书”,并将信用承诺履约情况纳入各类主体信用记录,作为后续医保业务主体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等级评价、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
二是开展自查自纠督导检查,压实机构自我管理责任。为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收费行为,推动机构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落实整改,今年2月至3月,南昌市医保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定点医药机构对照医保基金使用违规问题清单开展自查自纠。自查自纠期间,区医保局组织执法人员多次深入机构现场开展督导检查,督促相关机构以自查自纠为契机,化解存量问题,遏制增量问题,实现“治已病、防未病”的工作效果。在督导检查过程中,采取以查代训、现场讲解的方式,边检查、边培训,帮助分析违规问题症结所在,指导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推动定点医药机构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升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政治自觉。
三是落实政策培训与约谈提醒,推动基金监管关口前移。针对今年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多发性问题,面向机构负责人开展警示约谈,并组织业务骨干为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专题培训,对医保基金监管政策文件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定点医药机构主动查错纠错,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截至7月12日,已组织中医门诊类、西医门诊类、口腔类诊疗机构开展三场医保政策培训,共约160人次参训,并对医保基金结算量较大、增长较快的8家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机构严格规范使用医保基金。
下一步,红谷滩区医疗保障局将细化2024年定点医药机构信用评级细则,按计划开展2024年度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同时,持续加强医保普法教育和医保政策培训,通过定期培训、座谈等方式,传达政策、掌握实情、了解现状、解决问题,提升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水平和医保政策法规知晓度,营造良好医保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