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有关部门、区直各单位、驻区有关单位:
《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2023年第3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1月3日
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根据南昌市爱卫会《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各方面,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实事求是、公平普惠的基本原则,将健康影响评估和干预列入各部门制定公共政策的全过程,纳入重大民生项目实施的前期规划,发挥公共政策和重大民生项目对公众健康的导向作用,切实维护广大居民健康权益,巩固“健康红谷滩”建设成果。
(二)总体目标
从2023年起,着手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到2030年,公共政策和重大民生项目的提交评估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其中城市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政府投资的重大民生工程评估覆盖率达到100%,健康影响评估信息系统全面推广运行。
二、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路径
区健康影响评估办(设在区卫健委)根据政策制定机关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交的拟定公共政策和项目进行备案,按照相关技术流程协调组织实施评价、备案评价结果,向决策部门提交参考及进行监测评价。
(一)拟定规划、政策意向和项目提交备案
根据健康影响评估的政策范围限定,即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政策制定机关就拟定政策的意向及目录内容,提交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备案。
(二)组织实施评估
由评估实施主体部门按照筛选、评估、建议与报告、监测与评估四个基础步骤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
1.评估范围
政策制定机关制定出台相关重大政策、规划和实施项目时,必须开展健康影响评估,通过健康“风险—收益”评估,将健康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具体内容包括:
(1)公共政策文件:由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拟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即以本级人民政府名义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不含卫生健康部门)名义,依照法定权限、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在本行政区域或者其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的公文。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内设机构、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内设机构发布的公文,以及转发上级政府或部门的文件不属于评估的对象;卫生健康部门下发的文件和多部门联合下发的以卫生健康为主题的文件,也不作为评估对象。具体包括:政府规划、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工作规划、规范性文件等涉及面广、覆盖人群较多、有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公共政策。
(2)重大工程和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列入的由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和项目。
2.评估内容
遵循大健康理念,从最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物质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生物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医疗服务因素等大健康影响因素和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维健康观”为依据,评估相关政策、规划和项目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的因素,并针对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因子,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3.实施主体
(1)需要人大通过或政府行文发布的政策,由区健康影响评估办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备案目录组织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可以授权政策拟定部门代为执行健康影响评估。
(2)各部门制定的、不需人大通过或政府行文发布的政策,由政策制订部门组织实施,并将评估结果报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备案。
(3)重大工程和项目,按照现有相关法律规定必须执行的影响评估(如环境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卫生学评估等),由负责该类影响评估的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和既定评估路径进行健康影响评估。
4.实施程序
(1)部门初筛。部门初筛是为了确定是否涉及健康影响的政策。部门初筛由政策拟订部门完成,必要时,可通过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协调相关领域专家参与。部门初筛可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可参考各部门涉及健康重点领域的政策文件范围及对应健康问题(附件1、2)。如所拟订政策涉及附件中所列的健康相关因素和相应健康问题,则提请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其他未涉及者,按照本部门政策制定程序继续进行。
(2)递交登记。需要人大通过或政府行文发布的政策,由政策拟订部门根据初筛结果,对要提请开展健康影响评估的拟订政策,填写《健康影响评估备案登记表》(附件3),提交区健康影响评估办。
(3)分析评估。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将收集的拟订政策,交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再由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组建专家组按照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流程完成后续评估工作。为保证健康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科学,在实施健康影响评价时可采用“(2+X)模式”选择相应健康影响评价专家参加,其中“2”为卫生健康领域专家和法律法规领域专家,“X”为根据拟决策的领域,选择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专家组人数以“奇数”定员,原则上不少于5人,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可能受拟订政策影响的人群代表参加阶段性的讨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组通过文献分析、现场调研、公众意见调查和专家质(函)询等方法,结合政策制定背景和涉及人群现状资料,识别政策涉及的健康决定因素,从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角度确定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给出评估结论和提出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建议。也可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健康影响分析评估工作。
(4)报告建议。在完成对拟订政策的健康影响评估后,专家组应撰写评估报告及《健康影响评估意见反馈及备案表》(附件4),并递交区健康影响评估办。评估报告主要反馈原政策条款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修改意见,提出的建议应充分考虑到建议的科学性、适宜性和可行性,目的是提高健康水平,降低或尽可能减少健康消极影响。
评估过程及形成评估报告时长原则上不超过1个月。
(5)反馈确认。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将健康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建议清单反馈给政策拟订部门,政策拟订部门收到后,需对照修改建议清单逐条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采纳情况需书面反馈给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存档(附件5)。
其他类别的政策及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由政策拟订部门负责实施,可参照本工作流程。
(三)监测评估
拟定政策在发布实施过程中,须进行监测评估,主要包括评估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一致性评估和监测人群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的长期发展趋势,评估政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通过收集与规划、政策和项目实施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了解相关政策、规划和项目的进展状况,并将监测结果与其健康影响评估报告相比较,以发现规划、政策和项目实施中是否存在影响健康的问题。由健康影响评估专家组负责监测工作,拟定政策机构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三、建立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保障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制。政府和部门在对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健康影响评估时要坚持政府负责,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协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形成由主管部门、责任主体、评估机构、协作部门共同组成的组织架构。其中,以卫生健康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统筹管理本区的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以政策承办单位及规划项目责任单位为责任主体,承担政策、规划及项目的健康责任;以专家委员会或第三方专业机构为评估机构,负责健康影响评估的具体技术实施;协作部门则在政府或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进行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等工作。区健康影响评估办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科学有序推进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成立健康影响评估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指导和规范辖区内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实施工作,研究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共同审议和推动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健康影响评估办。
(二)构建工作网络。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网络旨在汇聚本辖区各政策制定相关部门,在工作网络成员间通过开展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政策咨询等共享性活动,推动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的落实。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工作,负责与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对接,保证完成本部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三)组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由区疾控中心牵头组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为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专家委员会由来自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与资源、产业发展、卫生健康、新闻传播、农业、水利、交通、防灾减灾等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合作机制,或委托其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因工作需要,可临时特邀在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领域具有较高政策和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或实际工作者,参与专家委员会的活动。
(四)建立评估激励机制。逐步明确健康影响评估的实施主体职能分工和界定健康影响评估的政策范围,夯实健康影响评估人才支撑,使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和制度满足不同类别、内容和方法的评估要求。在政策制定或设计的过程中即进行健康影响评估,使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从源头起就对健康起到促进、恢复和维护的作用。充分发挥第三方独立机构的健康影响评估作用。探索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健康影响评估机制,让公众对政策实施可能造成的健康消极影响进行监督。结合监测评估建立激励机制,把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纳入健康红谷滩考核工作创新指标。落实专项经费保障,确保健康评估所产生的会议费、专家劳务费等各项费用支出。
(五)加强宣传力度。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增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意识。通过宣传倡导、干部培训等方式促使区政府运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应对健康问题,促使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本部门工作对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工作。
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流程、操作手册等由区卫生健康委(区健康影响评估办)另行制定发布。
附件:1.各部门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及对应健康问题清单
2.健康、健康公平和健康决定因素定义和内容
3.健康影响评估备案登记表
4.健康影响评估意见反馈及备案表
5.健康影响评估结果采纳情况反馈表
6.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路径图
7.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1
各部门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及对应健康问题清单
类型 |
部门 |
涉及健康相关因素的政策文件范围 |
相应健康 问题 |
政府行政部门 政府行政部门 政府行政部门 政府行政部门 |
区发改委 |
起草的本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有关草案 |
健康资源 |
拟定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
|||
加大对健康领域规划和投资的意见或办法 |
|||
将健康促进与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 目标考核管理 |
|||
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举措 |
健康产业 |
||
提出的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政策及建议 |
健康环境 |
||
有关重大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的策划、论证等文件 |
|||
关于加强工业节能降耗的方案或规定 |
|||
区教体局 |
拟订的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和规划及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等规范性文件 |
健康政策 |
|
制定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德育工作、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以及国防教育工作管 理和指导文件 |
|||
有关校园安全防范、综合治理和稳定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
意外伤害 |
||
关于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措施、办法 |
疾病预防 |
||
政府行政部门关于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办法或措施 |
健康素养 |
||
关于加强和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方案及措施 |
健康环境 |
||
有关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实施国家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的文件 |
健康生活 |
||
关于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做好体育场馆、体育运动器械的管理和统筹使用 的政策、措施 |
健康支持 |
||
关于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规定或办法 |
健康人群 |
||
关于开展体育健身知识科普宣传活动的办法及措施 |
健康文化 |
||
有关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实施国家锻炼标准,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的文件 |
健康生活 |
||
区公安分局 |
起草的有关反恐防暴及预防处置危害群众安全的重大群体闹事、骚乱事件、治安灾 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公安行政管理预案、政策、措施 |
社会环境 预防意外伤害 |
|
加强流浪犬、烈性犬和宠物管理,防范人身伤害的有关文件 |
|||
关于加强维护社会治安,减少犯罪的方案或措施的编制与修订 |
|||
区民政局 |
有关开展慈善帮扶救助,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监督查处社团组织、民办 非企业违法行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等发展慈善事业的管理与指导性文件。养老 补贴制度,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管理等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
社会服务 |
|
关于支持扶持健康领域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及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加强社区健康和养老服务建设的政策的编制与修订 |
社区服务 |
||
区司法局 |
编制的本级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
社会环境 |
|
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
|||
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
特殊人群 |
||
区财政局 |
制定的全区财税发展规划,确定全区年度预算安排的有关文件 |
健康资源 |
|
有关社会救灾、救济、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等制度性文件 |
|||
健康城市治理重大项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重点慢性病防治项目经费保障 |
|||
区人社局 |
负责起草的政府层面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前置健康评估) |
社会保障 |
|
拟定的有关贯彻落实城区养老保险,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相应的 政策及实施办法草案 |
|||
有关城区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规划 |
|||
有关完善工时制度、职工休假制度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规范性文件 |
|||
涉及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水平和劳动保护等有关问题 的政策文件 |
|||
拟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 |
|||
将健康素养列入新职工干部培训内容 |
健康人群 |
||
区自然资源和 规划分局 |
县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部分专项规划 |
健康环境 |
|
将健康元素融入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在城区规划中科学规划公共卫生、医疗、 体育健身、公共交通等功能区域 |
|||
关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的办法或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
加大对生态红线缓冲带商业用地管控 |
|||
区生态环境局 |
有关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 |
意外伤害 |
|
区住建局 |
有关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和相关公用事业设施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性文件 |
健康环境(居住 环境、生活环境) |
|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健康保护 |
|||
关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政策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社会公平 人居保障 |
||
有关道路设计和施工中加强环境、健康保护,保障交通安全的规定 |
健康环境 |
||
区商务局 |
落实农贸市场、大型商场、大型超市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
区文广新旅局 |
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
健康环境 |
|
关于加强旅游景点环境卫生整治、控烟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编制与修订 |
|||
旅游景点紧急援助预案的编制与修订 |
预防意外 伤害 |
||
酒店宾馆健康促进工作(星级宾馆、绿色饭店) |
健康人群 |
||
区应急管理局 |
拟订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政策规定 |
意外伤害 |
|
组织编制的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
|||
编制的综合应急防灾减灾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 |
|||
制定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 |
|||
区市场监管局 |
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和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的制度及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
食品安全 |
|
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和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的制度及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
关于特种设备运营维护管理的有关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
关于涉及医疗、药物、保健、健康管理等商业机构(如药店、诊所、养生馆、 健康管理公司等机构)工商注册的资质审查管理办法的编制与修订 |
健康环境 |
||
区统计局 |
将健康城区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纳入常规调查范畴 |
健康信息 |
|
区医保局 |
拟定的贯彻落实城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和城区统筹的多 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办法及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
健康服务 |
|
有关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指导性文件 |
|||
区城管执法局 |
有关推进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
健康环境 |
|
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设计方案及管理文件 |
|||
有关城区绿化、城市路灯、灯饰、商业照明的规划和管理文件 |
|||
有关推进城区垃圾处理的文件 |
|||
有关市容市貌综合管理的文件 |
|||
关于加强城区卫生规划和供水建设与管理、污水排放与处理的文件 |
|||
区机关事务服务 中心 |
机关健康促进工作 |
健康人群 |
|
区城投公司 |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规划 |
健康环境 |
|
区政数局 |
支持健康相关大数据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对接和应用 |
健康信息 |
|
区交警大队 |
涉及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交通事故处置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
健康政策 |
附件2
健康、健康公平和健康决定因素定义和内容
分类 |
种类 |
定义和内容 |
四维健康观 |
||
生理健康 |
生理疾病 |
生理因素是由个人生理构造、生理功能所造成的差异,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 岗位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影响健康的生理因素,如退休职工生理因素的构成具体包括身体状况、饮 食状况、运动锻炼、药物使用、卫生习惯、功能性需求等。生理健康是身体生理疾病和体弱的匿 迹和相应的身体结构的完整和生理功能的正常。 生理疾病:生理疾病是指身体由于受到伤害或所患的疾病,没有治愈成功而落下的身体疾病。如 高血压、心律不齐、哮喘、消化道溃疡等。 身体结构:身体结构是指解剖学所指的身体器官、肢体及其组成,包括神经系统结构、眼、耳及 其它相关结构、声音与说话的结构、心血管及免疫,呼吸系统结构、与消化及新陈代谢及内分泌 系统有关的结构、与泌尿生殖系统有关的结构、与动作相关的结构、皮肤及其相关结构。 生理功能:可以直观的理解为某个器官对生命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所作出的贡献,其对完成正常的 生理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例如:肾脏的生理功能是水的重吸收,以及排除人体代谢垃圾,保持人 体内稳态等。 |
身体结构 |
||
生理功能 |
||
心理健康 |
心理 亚健康 |
心理因素: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 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 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亚健康状态最常见的是焦虑、抑郁,这种精神状态如果持续存在,无法缓解或控制,就会 产生心理疾病。除此之外,还可能伴有睡眠不佳、烦躁易怒、无助、空虚、注意力不集中、精 力下降等多种表现形式。国内学者蔡焯基等人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对心理健康方面有长期深入研 究的精神卫生或心理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调研,制定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及评价要素,该标准分 为3个层面: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 自我和谐包括3个方面:①认识自我,感受安全,个体能够自我认识,恰当地评价自己,自我 接纳,拥有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等的基本安全感;②自我学习,生活自立,个体拥有生活能 力,能够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衣食住行、个体拥有学习的能力,从经验中学习,获得 知识与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情绪稳定,反应适度,个体能够保持情绪基本稳定,以 积极情绪为主,能够控制情绪变化。 人际和谐指个体拥有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处理与保持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 拥有人际满足,能在人际互动中获得满足感。 社会和谐是指个体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行为符合年龄、社会角色与所处的环境,行为 协调一致,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 |
自我和谐 |
||
人际和谐 |
||
社会和谐 |
||
道德健康 |
价值 |
道德因素:在健康的内涵中,道德健康被当作是平衡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应该以道德为其 发展的根本。“道德”指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社会规律、制度等以及个人的品德和 操守。1、道德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很好地运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来调整 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从而达到适应自然、社会发展需要,自 身与社会的和谐平衡的状态。2、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对道德健康概念的使用目 前仅局限于个体的道德健康。部分学者认为道德健康包括价值、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道德健康的价值取向,即行为主体能够意识到“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所在。 道德健康的情感取向,即能产生爱憎、好恶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道德健康的行为取向,即能将道德认识、判断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动。 |
情感 |
||
行为 |
||
社会适应 |
积极社会适应 |
社会适应健康是人口个体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条件下,自 强自立,取得成就,实现自我,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适应各种角色以及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贡献精神。从功能角度又可划分为积极社会适应和 消极社会适应两类。由于社会适应的行为功能既具有心理机能意义也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因 此社会适应是一个可以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考察的概念。在社会适应维度,自评受歧视程度常 被用来作为衡量指标。 积极社会适应:包括自我肯定、亲社会倾向、行事效率、积极应对。其中,亲社会行为又叫 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 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消极社会适应:包括自我烦扰、人际疏离、违规行为、消极退缩。其中人际疏离感的形成是 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心理问题,是指个体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其人际关系 网络在情感上产生疏离,从而体验到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
消极社会适应 |
||
健康公平 |
健康状态公平 |
健康公平是指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均有机会获得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即不同收入、种族、 年龄、性别的人群应当具有同样或类似的健康水平。健康公平主要用平均期望寿命、患病 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来评价。 (1)健康状态公平是指在生物学范围内,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达到他们尽可能的身体、 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的状态。 (2)卫生保健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公正和平等地获得可利用的卫生服务资源,它涉及涉及 卫生服务提供、卫生服务筹资和利用三个方面的公平,具有水平公平和垂直公平两方面的 涵义: 1)水平公平:①同等需要者在卫生服务上的消费相同;②同等需要者获得、利用卫生服 务的机会相同,享受到的卫生服务质量相等;③同等需要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相等。 2)垂直公平:①基于消费者付费能力基础上的累进制筹资机制;②基于消费者需要基础 上的恰当的高效的卫生服务。 健康不公平是指在个体或人群组别间,存在着不必要的、可避免和不公正的健康状态及其 危险因素或卫生服务利用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合理的不平等就是健康不公平。 |
卫生保健公平 |
||
健康决定因素 |
||
A 个人/行为因素 |
A1生活方式与习惯 |
主要包括饮食、身体活动/静坐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吸烟、饮酒、休闲娱乐等。 (1)饮食:不健康的饮食是慢性病的主要高危因素。健康饮食五大要点:婴儿满6个月前, 提倡只用母乳喂养;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食用脂肪和油要适量;少吃盐和糖。 通过向人们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合的各种营养素是人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 生存年限和保持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不健康的饮食容易诱发肠胃炎、导致营养不良、导 致发胖、容易衰老等问题。 (2)身体活动/静坐生活方式:身体活动系指由骨骼肌肉产生的需要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 动作。静坐生活方式是指在工作、家务、交通行程期间或休闲时间内,不进行任何体力活 动或仅有非常少的体力活动。静坐生活方式者如果同时又进食高脂肪膳食,最直接的后果 就是引起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血糖升高,后者作为主要 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乳腺癌、结肠癌等慢性病的大量发生。研究显示, 静坐少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相当于每天吸20支烟或超过理想体重的20%(轻度肥胖)。 (3)出行方式:是指居民出行所采用的方法或使用的交通工具。居民出行重要特征之一。 与人体健康也有着密切关系,如:有研究表明,骑自行车出行的人是呼吸废气最多的人。 运动对人有好处,但是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更大,会影响到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4)吸烟:是不健康的行为。可以从吸烟史(现在吸烟、既往吸烟、被动吸烟)、烟龄 和戒烟(戒烟多久了、戒烟主要原因)等方面描述。如吸烟史:现在吸烟(最近一个月内, 平均每天至少吸一支烟);既往吸烟(指既往曾经有过连续一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至少吸 一支烟,但近一个月内未吸过烟);有无被动吸烟(过去一周中至少有一天,有人在你的 生活或工作环境内吸烟或你能闻到烟味超过 15 分钟)。孕妇被动吸烟会促进子宫肌肉及 血管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影响胎儿发育,还会导致一定数量的新生儿畸形;许多研究认 为,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和长期的被动吸烟者,他们患冠心病、 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 (5)饮酒:过量饮酒可导致消化、心脑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损伤,并与多种疾病存在因果 关系,其造成的残疾和死亡不亚于吸烟和高血压。可以从频率、饮酒量和种类等方面描述。 经常饮酒指平均每周有至少三次喝过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饮酒的种类可以分为高度白酒、 中度白酒、葡萄酒、黄酒、啤酒、果酒。 (6)休闲娱乐:大众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活动。休闲的宗旨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的 文明和健康水平。休闲内容的不健康将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仅是精神上的纵情娱乐, 沉溺于痴迷,还会损害健康。如精神性的娱乐过度,会因刺激强烈而增加心理压力。 |
A2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 危害健康行为 |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如毒品及药物滥用、不安全性行为等。 (1)毒品及药物滥用: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 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药物滥用是指出于非医 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滥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的药品。毒品及药物滥用除了形成依赖性外, 还会严重影响滥用者的身心健康,主要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个性改变,导致心血管系统疾 病、肺水肿、腹痛、精神异常,甚至死亡。毒品及药物滥用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会带来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不安全性行为:包括卖淫嫖娼、无金钱交易的非婚性行为和夫妻中一方已感染HIV或性 病情况下发生的无保护性夫妻性行为。 |
|
A3生活技能 |
WHO将生活技能定义为: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即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 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 应和积极的行为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能力和同理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处 理情绪问题能力和缓解压力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 能力、避险行为。研究表明,生活技能训练对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知觉反应、压力反应有着 积极的促进作用。 |
|
A4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人生观是 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观是指人们 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 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三观健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青 少年的健康成长、幸福观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
|
A5健康理念和意识 |
是指机体对自身正常功能和心理状态的信念和认识。提高健康意识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要提高公民素质首先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如果健康意识增强了,公民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 质就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陷入健康理念和健康意识的误区,过多食用腌制食品 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元凶,吃过精细的食物易导致肠癌;尽管保健品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调 节生理功能等作用,但不能代替药品,更不能当饭吃,如果滥补反而会破坏人体的生理调节功 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
|
A6压力 |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通俗地讲,压力就是 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感受和消极信念。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 将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甚至造成一系列的与紧张压力有明显关系的身心疾病,也称为“适 应性疾病”或“应激状态病”。这些疾病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系统比如高血压、冠 心病、脑卒中、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还有各种神经功能症。 |
|
A7自尊/自信 |
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的情感性体验,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和 自我悦纳或自爱两部分构成。自信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 |
|
其他 |
|
|
B 环境因素 |
B1空气质量 |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质量 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由各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中的 最大值来决定,各项污染物的IAQI是由其浓度和相关标准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污染物包括二氧 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和粒径小于等于 2.5μm的颗粒物(PM2.5),当AQI大于50时对应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首先是感觉上的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 步会出现急性危害症状。总的来说,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 毒、致癌三种。 |
B2水质量 |
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 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水质为评价水体质量的状况,规定了一系 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渔业用水等水质标准。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都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诱发致 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更为严重,如汞和甲基汞会导致水俣病;酚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腐 蚀作用,也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等。 |
|
B3土壤质量 |
土壤物理指标:质地、容重;土壤肥力指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CEC、PH、有效磷、 速效钾、交换性Ca Mg;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铝。 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土壤在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的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促进动植物健康的 能力。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污染物会随着地表径流、地下渗透等方式危害人们的生产生活。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中重金属或类金属污染对居民的危害是通过农作物和水进入人体的, 如含镉的废水污染农田引起痛痛病(公害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农药污染的危害:农业生产 中大量使用农药,首先使土壤受到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极致突变、 致癌和致畸作用。 生物性污染:是当前土壤污染的重要危害,影响面广,可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引起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破伤风及肉毒中毒等。 |
|
B4噪声 |
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 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40分贝的连续噪声可以使1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70分贝的连续噪声可以使50%的人睡眠受到 影响。长期处在高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们的情绪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常常会无缘无 故地烦躁、激动。 |
|
B5废物处理 |
包括有医疗废弃物处理(集中无害化处理)、生活废弃物处理(分类后,微生物处理、热解气化 处理技术(通过其燃烧的热能作为蒸汽发电机的动力)、肥堆(依靠微生物的作用使原料从有机 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工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处理(堆肥)和危险废弃物处理( 源头处理、破坏危险废弃物中危险性)等。 医疗废弃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细菌、病毒和有害物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不仅滋生蚊蝇,造成疾 病的传播,而且在腐败分解时释放出的氨气(NH3)、硫化氢(H2S)等恶臭气体,生成多种有害物 质,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是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生活废弃 物若不及时清理,会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繁殖、老鼠活动猖狂,使疾病迅速传播。工业固体废物 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处置,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危险废弃 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潜伏着巨大危害,如引起或助长死亡率增高,或使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增 高,或在管理不当时会给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急性危害。 |
|
B6气候变化 |
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 候变动。气候变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也包括变率的变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有关。如:许多研究表 明,洪水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短期影响、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短期影响主要是造成人员 伤亡,中期影响主要是传染性疾病增加,长期影响则由于洪水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生命财产损失而 导致的精神压抑。 |
|
B7能源的清洁性 |
主要针对能源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和消费各环节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能源开发和利用 的粗放程度以及能源消费给生态环境和碳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 |
|
B8食物原材料供应及 其安全性 |
制作食物时所需要使用的原料供应充足且安全。食品原料的不安全会导致对人体健康的物理性、 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主要是指食品原料在收获或生产的过程中混入一些杂质杂物,如在分割过程中卫生 条件控制不当,原料肉中混入毛发或塑料、玻璃、铁钉等碎屑。化学性危害:是环境污染物、化 肥、农药和兽药、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造成对食品原料的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物极易在动植物体 内产生残留,累积在动植物食品原料中,进而危害人体健康,这种危害往往是持久性的和遗传性 的,甚至危害子孙后代。生物性危害:主要是指微生物、寄生虫、动植物中存在的某种对人体健 康有害的非营养性天然物质成分对食品原料造成的污染。 |
|
B9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 |
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能力水平和安全保障。 |
|
B10病媒生物 |
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病媒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可以传播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脑炎、钩端螺 旋体病、疟疾、登革热等;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如蚊子、跳蚤等的叮咬吸血。 |
|
B11绿化环境 |
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 的各种植物等。 绿化由于能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防风、防尘、阻隔噪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而 且对人的心理活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
|
B12工作、生活和学习 微观环境 |
公众工作、生活和学习微观环境质量,包括热环境、空气质量和噪声水平等方面。 |
|
B13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要因素造成的,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财产、社会功能以及资源、环境, 且超出受影响者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应对和处置能力的事件或现象。按灾害的性质将自然灾害分为七 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 |
|
B14交通安全性 |
交通系统本身的运行安全水平,交通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也是群众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 也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两项基本任务之一。我国常用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财产 损失 4 项基本指标来描述。 |
|
B15生物多样性 |
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 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会直接导致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减少,降低人们的 生活质量。 |
|
B16文化娱乐休闲场所 和设施 |
文化休闲娱乐业是以大众娱乐消费需求为市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流通服务平台,将具有娱乐属 性的图形、文字、音符等文化符号转化为各类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服务活动有 关联的行业总称。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和设施不仅包括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部门(如剧院等),还包 括一些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如咖啡馆等)和设备(器材)。 休闲娱乐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有良好的影响,并且能够帮助 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
|
B17健身场地和设施 |
指在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力量建设和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体育健身场 (馆)、中心、场地、设备(器材)等。 健身场地的缺失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健身的积极性,也会埋下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与公共健身场地 紧张相伴的是不同健身人群的冲突,如大爷大妈因跳广场舞与年轻人抢占篮球场事件,就是典型的 代表。 |
|
B18基础卫生设施 |
指公共场所所包含的基本卫生设施,如餐厅基本卫生设施有洗消间、员工更衣间、卫生间、食品冷 藏冰箱等。 |
|
其他 |
|
|
C 公共服务 |
C1教育 |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 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是教育者 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 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 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
C2医疗卫生服务 |
医疗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统称,涉及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健康促进服务 以及与这些服务相关的保障体系、组织管理和监督体系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 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 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
|
C3养老服务 |
养老服务指的是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 |
|
C4残疾人服务 |
残疾人服务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残疾人基本生活照料、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就业、残疾 人法律服务等。 |
|
C5社会救助 |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 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社会保险的保障目 标,社会保险的目标是预防劳动风险,而社会救助的目标则是缓解生活困难。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 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 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一起,构成社会保障的完整体系,并在其 中发挥最低生活保障的作用,构成了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
|
C6幼儿托管服务 |
幼儿托管服务是指在家庭以外、由社会机构(包括政府、企事业、团体、社区、私人)组织与实施的、 为有0~3周岁幼儿的家庭提供的幼儿看护服务。包括全日制托儿服务或半日制托儿服务。 |
|
C7食品零售 |
食品零售是食品经营者或食品生产者直接将食品卖给个人消费者或社会团体消费者的商业交易活动。 是食品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最后环节。 |
|
C8交通运输 |
交通运输是指利用交通工具完成人员或货物的空间位置移动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交通运输是研究 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现代交通分为公路运输(汽车运输)、铁 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5种运输方式。 |
|
C9文化娱乐休闲服务 |
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包含娱乐服务、景区游览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三个中类。其中娱乐服务包含 六个小类:歌舞厅娱乐活动、电子游艺厅娱乐活动、网吧活动、其他室内娱乐活动、游乐园、其他 娱乐业。景区游览服务包含七个小类:城市公园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森林公园管理,其他游览 景区管理,自然遗迹保护管理,动物园、水族馆管理服务,植物园管理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包 含2个小类:休闲观光活动、观光游览航空服务。 |
|
C10治安/安全保障和 应急响应 |
治安是指一定社会活动中人们活动的非特定领域内,涉及人身、财产、民主权利与公共活动等不受 人为因素威胁、干扰、侵害和损害而由法律所规范的稳定状态。 安全保障是指为了减少或避免突发事件,保障生命财产不受侵犯和损害而提供的支撑、支持条件 或开展的安全管理活动。具体是指保障基本的躯体安全,防止其他动物袭击,防盗,防止犯罪, 避免有害刺激因素如噪音、空气污染、潮湿、寒冷、过热、避免事故如跌落等外伤、交通安全等。 应急响应主要是指应急响应机制,应急响应机制是由政府推出的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而设立的 各种应急方案,通过该方案使损失减到最小。应急响应机制强度由一级至四级依次减弱。突发公 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另外,应急响应机制 包括防汛抗旱、高速公路、禽流感疫情、公共卫生、突发灾害的应急响应机制。 |
|
C11能源可及性 |
能源可及性是指人人能够以可负担的价格安全、实际的获得可被人类利用并可获得能量的资源, 并可以方便的获得合理使用该能源的相关信息。 |
|
其他 |
|
|
D 社会因素 |
D1就业 |
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 进行的活动。 |
D2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 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本质是 追求公平,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目标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时必须以立法或法 律为依据。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并 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经历了发展、成熟、完善、改革等不同时期,各国根据各自 的政治、经济和人口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 |
|
D3收入 |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的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 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
|
D4福利 |
福利是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
|
D5公平 |
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包括生存公平、产权公平和发展公平。 |
|
D6房屋政策 |
房屋政策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 作社集资建房等。 |
|
其他 |
|
|
E 文化和政治因素 |
E1家庭 |
相互支持:是以血缘为基础,家庭成员通过语言或行动对家人进行关怀,提供家庭成员需要的服 务、情感、信息等支持的一种社会支持。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 的联系模式。家庭关系亦称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固有的特定关系。表现为不同家庭成员 之间的不同联系方式和互助方式,是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它的特点是以婚姻和血缘为主体, 并由有婚姻和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构成,表现为组成家庭的各成员之间特殊的相互行为。以 代际关系为层次,以家庭同代人的多少为幅度,构成家庭中几代人或同代人之间的传递和交往。 |
E2社区因素 |
孤立:社会孤立不仅表现在“结构性社会支持”参与度的下降,而且也体现在“功能性社会支持” 方面。所谓结构性社会支持是关于社会支持规模与频度的客观评价;而功能性社会支持是一种对于 社会支持质量的主观判断,即对他人提供的情感、工具和信息支持的感知反应。基于这样的定义, 社会孤立是一种多维度概念,多形成于质量与数量上的社会支持缺失。 志愿团体的参与:指志愿团体组织参与扶弱济困类、便民利民类、就业指导服务类、治安维稳类 和环境保洁服务类的活动等。 文化风俗、传统习俗: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文化 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犯罪和暴力:犯罪是指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做出违反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暴力是指不 同的团体或个人之间,如不能用和平方法协调彼此的利益时,常会用强制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歧视:是一种违背正义原则的、不正当的区别对待,指某些人以优越群体成的身份,不平等地对 待另一群体成员的行为。 |
|
E3政治因素 |
政治因素是指制度层面的规范准则和制度是否健全;而政策制度包括公共服务监督,公共服务法 制,公共服务效率,政策制度保障,公共资源配置,政府廉政建设,公共政策制定等。 政治因素是指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 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由于国家的类型不同,或同 一类型国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会有差异。按政权的组织形式分为君主制、 共和制、议会制和人民代表制;按中央和地方管理的权限分为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等。 |
|
E4文化因素 |
广义的文化因素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成果的总和,包括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 的文化因素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
附件3
健康影响评估备案登记表
起草(提交)部门 |
|
联系人 |
|
电话 |
|
||||
受理/备案日期 |
|
评价完成时限 |
|
||||||
政策/项目名称 |
|
||||||||
对应健康问题 |
|
||||||||
是否做过其他有关 评价(√)及内容 |
是否做过? □是 □否 |
||||||||
评价内容: |
|||||||||
部门初筛结果 |
|
||||||||
提交相关资料清单 |
序号 |
文件名称 |
份数 |
备注 |
|||||
1 |
|
|
|
||||||
2 |
|
|
|
||||||
…… |
|
|
|
||||||
备案说明 |
1. 提交方对提交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 …… 3. …… |
||||||||
备案人(签字) |
|
备案日期 |
|
(政策起草部门填写)
附件4
健康影响评估意见反馈及备案表
政策名称 |
|
||||||
政策起草部门 |
|
||||||
报送备案部门 |
区健康影响评估办 |
||||||
健康影响评价意见汇总 |
|||||||
序号 |
原政策条款 |
可能存在的问题 |
修改建议 |
||||
1 |
生态修复 |
• 景观绿化,抑制扬尘,清洁空气,有利于居民健康。 • 有可能影响生态微环境,带来微生物、蚊蝇等的孳生, 增加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 |
• 加强监测和综合防制 • 环境工程设计中,建议在绿化植物选种上多植驱蚊性植物。 |
||||
… |
|
|
|
||||
… |
|
|
|
||||
共 页 第 页 |
|||||||
专家组组长: 参与专家: 提交日期: |
|||||||
备案人(签字) |
|
备案日期 |
|
(专家组填写)
附件5
健康影响评估结果采纳情况反馈表
政策名称 |
|
|||||
政策类别/用途 |
|
|||||
政策起草部门 |
|
|||||
报送备案部门 |
区健康影响评估办 |
|||||
健康影响评估意见采纳情况 |
||||||
序号 |
原政策条款 |
可能存在的问题 |
修改建议 |
采纳使用情况 |
||
采纳 |
不采纳(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页 第 页 |
||||||
政策起草部门联系人: |
电话: |
|||||
政策起草部门签章: 提交日期: |
||||||
备案人(签字): |
备案日期: |
(政策起草部门填写)
附件6
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路径图
附件7
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有效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
一、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
组 长:刘光荣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陈 羽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王云华 区政府办主任
詹红跃 区发改委主任成 员
汪海燕 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成 员:
卢瑾萍 区民政局局长
周东亮 区司法局局长
刘 峰 区财政局局长
刘红霞 区人社局局长
丁 菠 区住建局局长
李伟杰 区城管执法局局长
杨楼勇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洪 姗 区商务局局长
钱 妤 区文广新旅局局长
兰瑞强 区卫健委主任
单小健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邓必红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黄同佑 区统计局局长
陈 丹 区医疗保障局局长
邵 华 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
徐 戎 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主任
勒伟栋 区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 俊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局长
周惠泽 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章小宝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万训坚 区交警大队大队长
肖红茂 区疾控中心主任
主要职责:统筹全区重要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法和路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完成国家、省、市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和评估专家委员会(区疾控中心)。
二、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及职责
主 任:兰瑞强 区卫健委主任
副主任:肖红茂 区疾控中心主任
成 员:吴 婷 区卫健委办公室主任
蹇 宾 区卫健委疾控监督股负责人
郭建华 区卫健委医政医管股负责人
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疾控监督股,承担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的会议安排、文件起草和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区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若有人员变动,由各成员单位相应负责人接替,同时报区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调整。
三、红谷滩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
主 任:肖红茂 区疾控中心
成 员:范 蓉 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谢晓艳 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尹宇文 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
熊娅萌 市洪都中医院
范义兵 市疾控中心
马红梅 市疾控中心
廖 征 市疾控中心
路 亮 市疾控中心
涂正波 市疾控中心
涂异飞 区教体局
王常珍 区疾控中心
李炎芝 区应急管理局
李 鹏 区城管执法局
钟 敏 区住建局
钟七根 区农业农村局
熊 苗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委员会设在区疾控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制订健康影响评估技术流程、操作手册;按照相关流程对具体重要公共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提交健康影响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负责健康影响评估相关工作的调研,指导各部门开展自我评估。